首页 » 评书 » 西河大鼓|马增芬
介绍:经典戏剧,致敬传统
西河大鼓 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,传统曲艺曲种之一。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、山东、北京、天津、内蒙古及东北地区。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“大鼓书”、“梅花调”、“西河调”、“河间大鼓”和“弦子鼓”等名称,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。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,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。其唱腔简洁苍劲,风格似说似唱,韵味非常独特。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,有中长篇150余部,小段370余篇。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、历史演义、民间故事、通俗小说、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。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,情节曲折,语言生动,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。2006年,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主要流派
马派 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之一 马增芬,女,西河大鼓演员。北京人。五岁随父 马连登(马派西河大鼓创始人之一)学艺。七岁登台。曾在平、津一带演出。建国后,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,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、二届理事。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。擅唱短段,与其父共创西河大鼓“马派”唱腔。擅演曲目有《薛家将》、《花唱绕口令》,《江竹筠》、《一分钱一两米》等。其父马连登系著名评书演员。其兄弟姐妹还有 马增锟、马增蕙、马增祥、马岐。
艳派 西河大鼓艳派西河大鼓艳派西河大鼓创始人是 艳桂荣,本名孙桂荣。她自幼家境贫寒,无钱拜师,暗地偷着学艺。后来张锡鹏发现她天赋条件很好,主动收她为徒。15岁登台说书,颇受欢迎,被誉为小西河。后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,与其夫、三弦乐师赵启文合作,达到了她艺术的第一个高峰。1958年她曾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演长篇西河大鼓《杨家将》,受到全国各地听众的赞赏,从此名声大振。1960年随天津市曲艺演出团到东北各地演出。“文革”中她所在的红桥区曲艺团撤消,转业到工厂,“文革”后调入天津实验曲艺杂技团,从该团退休后仍长期活跃在舞台,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。2005年1月30日,艳桂荣因病在津逝世,享年75岁。
田派 西河大鼓田荫亭(1915~1997),田派西河大鼓创始人、著名书画家。字悦川,号省骄,原籍河北省河间卧佛堂乡河西村。自幼承继家学,随父田士杰、胞兄田起山学习书法,聪敏过人,精勤不辍,楷、行、草书俱佳,尤以行书为最。行书兼精颜(真卿)、黄(庭坚)、赵(孟頫)、潘(龄皋)诸体,风华婉转,潇洒流畅。并于攻书之余兼画兰草,其兰草高迈超俗,富有书卷气,同道称之为“书画兼善”、“囊括众美者也”。其子田蕴章、田英章皆蒙其教诲,后成书家。田荫亭幼年随父(士杰)习学西河大鼓,十岁入津城,以说唱谋生。十八岁拜西河大鼓泰斗赵玉峰先生为师,技艺大进,加之天赐佳喉,直至八旬,黄钟不倒。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后,曾获津门曲荟最高奖——优秀奖。至中年,其西河大鼓艺术已达炉火纯青之境,说、唱、做、念臻于完美,创词编曲无一不佳,弟子数十人,再传弟子多不胜数,优秀门人有河北省曲协副主席 段少舫、曲艺家 赵连甲等。
赵派 西河大鼓赵玉峰,生于1895,河间北皇亲庄人,西河大鼓“赵派”艺术的创始人,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,辽宁省文联委员,鞍山市政协委员。赵玉峰自11岁随堂兄学唱西河大鼓,18岁后曾两次进京学艺。他学习刻苦,善于独创,取百家之长、姐妹艺术之精华,将西河大鼓的乡音土调改为京韵京白,杂揉京韵大鼓的演唱技巧,在发掘袍带书和短打书上提高西河大鼓的表演技巧,遂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,故称“赵派”。 “赵派”是西河大鼓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,后流传到京、津及东北等地。“赵派”的艺术特点:行腔浑厚、健美,说唱并重、字硬韵圆,节奏明快,唱作合谐,苍劲质朴,表演时发挥内在情感,讲究手眼身法,合作自如,成功地将戏剧的刀马、袍带等身段、功架移植于说书之中,使说、唱、做紧密结合来塑造人物,表达书情,主张吸取其它曲种的随腔和衬腔伴奏法以及打、轧指法,用以增强乐感、节奏感。解放前,演出的曲目主要有《包公案》、《隋唐演义》、《杨家将》等。 建国后,在辽宁省鞍山市曲艺团任教师兼演员,改编过《渔夫恨》、《烈火金钢》等曲目,受到好评。1960年赴天津参加西河大鼓经验交流大会,并到北京传艺。有传记《鼓艺生涯五十年》。其弟子很多,享有盛誉的有 田荫亭、 刘兰芳等。1973年底,赵玉峰因病去世,享年78岁。
郝派 西河大鼓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郝英吉是河北省高阳县人,曾先后师从于王殿邦及马小疯子(艺名)。王、马二人均属“南口”西河的第二代,而马小疯子是“北口”西河创始人马三峰的儿子,兼受其父影响。这样,郝英吉既是“南口”西河的第三代,又兼得“北口”要领。当时西河大鼓作为刚刚崛起的曲种,不但以其新颖而产生魅力,且具有广阔的进一步充实、润饰和再创造的空间。因此一些有见地的艺人便在继承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,形成新的个人风格,遂在西河大鼓领域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流派纷呈的局面。郝英吉也是诸多创新者之一,他在“南口”“北口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,发挥个人演唱之特长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——郝派,在当时各路劲旅中具备了鼎足之实力。 郝英吉主工长篇鼓书,他的书段生动紧凑,说“扣子”、唱“扣子”,善用悬念紧紧抓住观众;表演上不仅说、唱俱佳,而且采用口技等手法,使表演有声有色,感染力极强。在唱腔方面,以花腔花调多而著称。他不拘泥于老腔老调,常创造性地运用“二黄大反腔”、“十三咳”、“大悲腔”等华彩腔调,使书段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。比如在演唱《汾河湾》时,一曲“大悲腔”,把柳氏悲伤绝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当时台下便有观众立起,泪流满面地说“让她找我来!”——竟到了如此忘情的地步。他拿手的“双高”和“刀刀痛”两段唱腔,也每次演出都令人叫绝不已。对此,不少文字资料有所记载。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缺少录音条件,没有留下音响资料,但我们仍然能够从后人的传唱中略窥其一斑。 郝英吉,艺术生涯的前半段是在乡间,后半段进入城市,先在天津,后到沈阳。这一流向同西河大鼓产生、发展的轨迹是一致的。西河大鼓在冀中农村产生,成熟后涌入天津这座繁华的水陆码头城市,然后又传往东北、西北各地。可以说郝英吉当时受到这股潮流所裹挟,把自己的艺术活动从乡村转向了城市;也可以说,正是由于郝英吉这样的一批艺人,才使西河大鼓跻身于城市市民的欣赏圈。郝派第二代基本上是在沈阳成长起来的,他们演出的足迹遍布东北各大城市。之后,其中的一枝郝艳霞三十岁后转回出生地天津,正值其艺术成熟期,很快便成为津门曲坛上的名伶。郝艳霞不但把郝派西河带到了天津,还将自己的女儿 郝秀洁培养成为郝派的第三代传人。
!
西河大鼓 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,传统曲艺曲种之一。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、山东、北京、天津、内蒙古及东北地区。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“大鼓书”、“梅花调”、“西河调”、“河间大鼓”和“弦子鼓”等名称,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。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,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。其唱腔简洁苍劲,风格似说似唱,韵味非常独特。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,有中长篇150余部,小段370余篇。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、历史演义、民间故事、通俗小说、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。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,情节曲折,语言生动,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。2006年,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主要流派
马派 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之一 马增芬,女,西河大鼓演员。北京人。五岁随父 马连登(马派西河大鼓创始人之一)学艺。七岁登台。曾在平、津一带演出。建国后,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,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、二届理事。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。擅唱短段,与其父共创西河大鼓“马派”唱腔。擅演曲目有《薛家将》、《花唱绕口令》,《江竹筠》、《一分钱一两米》等。其父马连登系著名评书演员。其兄弟姐妹还有 马增锟、马增蕙、马增祥、马岐。
艳派 西河大鼓艳派西河大鼓艳派西河大鼓创始人是 艳桂荣,本名孙桂荣。她自幼家境贫寒,无钱拜师,暗地偷着学艺。后来张锡鹏发现她天赋条件很好,主动收她为徒。15岁登台说书,颇受欢迎,被誉为小西河。后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,与其夫、三弦乐师赵启文合作,达到了她艺术的第一个高峰。1958年她曾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演长篇西河大鼓《杨家将》,受到全国各地听众的赞赏,从此名声大振。1960年随天津市曲艺演出团到东北各地演出。“文革”中她所在的红桥区曲艺团撤消,转业到工厂,“文革”后调入天津实验曲艺杂技团,从该团退休后仍长期活跃在舞台,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。2005年1月30日,艳桂荣因病在津逝世,享年75岁。
田派 西河大鼓田荫亭(1915~1997),田派西河大鼓创始人、著名书画家。字悦川,号省骄,原籍河北省河间卧佛堂乡河西村。自幼承继家学,随父田士杰、胞兄田起山学习书法,聪敏过人,精勤不辍,楷、行、草书俱佳,尤以行书为最。行书兼精颜(真卿)、黄(庭坚)、赵(孟頫)、潘(龄皋)诸体,风华婉转,潇洒流畅。并于攻书之余兼画兰草,其兰草高迈超俗,富有书卷气,同道称之为“书画兼善”、“囊括众美者也”。其子田蕴章、田英章皆蒙其教诲,后成书家。田荫亭幼年随父(士杰)习学西河大鼓,十岁入津城,以说唱谋生。十八岁拜西河大鼓泰斗赵玉峰先生为师,技艺大进,加之天赐佳喉,直至八旬,黄钟不倒。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后,曾获津门曲荟最高奖——优秀奖。至中年,其西河大鼓艺术已达炉火纯青之境,说、唱、做、念臻于完美,创词编曲无一不佳,弟子数十人,再传弟子多不胜数,优秀门人有河北省曲协副主席 段少舫、曲艺家 赵连甲等。
赵派 西河大鼓赵玉峰,生于1895,河间北皇亲庄人,西河大鼓“赵派”艺术的创始人,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,辽宁省文联委员,鞍山市政协委员。赵玉峰自11岁随堂兄学唱西河大鼓,18岁后曾两次进京学艺。他学习刻苦,善于独创,取百家之长、姐妹艺术之精华,将西河大鼓的乡音土调改为京韵京白,杂揉京韵大鼓的演唱技巧,在发掘袍带书和短打书上提高西河大鼓的表演技巧,遂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,故称“赵派”。 “赵派”是西河大鼓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,后流传到京、津及东北等地。“赵派”的艺术特点:行腔浑厚、健美,说唱并重、字硬韵圆,节奏明快,唱作合谐,苍劲质朴,表演时发挥内在情感,讲究手眼身法,合作自如,成功地将戏剧的刀马、袍带等身段、功架移植于说书之中,使说、唱、做紧密结合来塑造人物,表达书情,主张吸取其它曲种的随腔和衬腔伴奏法以及打、轧指法,用以增强乐感、节奏感。解放前,演出的曲目主要有《包公案》、《隋唐演义》、《杨家将》等。 建国后,在辽宁省鞍山市曲艺团任教师兼演员,改编过《渔夫恨》、《烈火金钢》等曲目,受到好评。1960年赴天津参加西河大鼓经验交流大会,并到北京传艺。有传记《鼓艺生涯五十年》。其弟子很多,享有盛誉的有 田荫亭、 刘兰芳等。1973年底,赵玉峰因病去世,享年78岁。
郝派 西河大鼓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郝英吉是河北省高阳县人,曾先后师从于王殿邦及马小疯子(艺名)。王、马二人均属“南口”西河的第二代,而马小疯子是“北口”西河创始人马三峰的儿子,兼受其父影响。这样,郝英吉既是“南口”西河的第三代,又兼得“北口”要领。当时西河大鼓作为刚刚崛起的曲种,不但以其新颖而产生魅力,且具有广阔的进一步充实、润饰和再创造的空间。因此一些有见地的艺人便在继承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,形成新的个人风格,遂在西河大鼓领域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流派纷呈的局面。郝英吉也是诸多创新者之一,他在“南口”“北口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,发挥个人演唱之特长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——郝派,在当时各路劲旅中具备了鼎足之实力。 郝英吉主工长篇鼓书,他的书段生动紧凑,说“扣子”、唱“扣子”,善用悬念紧紧抓住观众;表演上不仅说、唱俱佳,而且采用口技等手法,使表演有声有色,感染力极强。在唱腔方面,以花腔花调多而著称。他不拘泥于老腔老调,常创造性地运用“二黄大反腔”、“十三咳”、“大悲腔”等华彩腔调,使书段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。比如在演唱《汾河湾》时,一曲“大悲腔”,把柳氏悲伤绝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当时台下便有观众立起,泪流满面地说“让她找我来!”——竟到了如此忘情的地步。他拿手的“双高”和“刀刀痛”两段唱腔,也每次演出都令人叫绝不已。对此,不少文字资料有所记载。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缺少录音条件,没有留下音响资料,但我们仍然能够从后人的传唱中略窥其一斑。 郝英吉,艺术生涯的前半段是在乡间,后半段进入城市,先在天津,后到沈阳。这一流向同西河大鼓产生、发展的轨迹是一致的。西河大鼓在冀中农村产生,成熟后涌入天津这座繁华的水陆码头城市,然后又传往东北、西北各地。可以说郝英吉当时受到这股潮流所裹挟,把自己的艺术活动从乡村转向了城市;也可以说,正是由于郝英吉这样的一批艺人,才使西河大鼓跻身于城市市民的欣赏圈。郝派第二代基本上是在沈阳成长起来的,他们演出的足迹遍布东北各大城市。之后,其中的一枝郝艳霞三十岁后转回出生地天津,正值其艺术成熟期,很快便成为津门曲坛上的名伶。郝艳霞不但把郝派西河带到了天津,还将自己的女儿 郝秀洁培养成为郝派的第三代传人。
!
- 播放列表
- 内容介绍
- HTML5-MP3
- 相关有声小说